第三百四十八章 好儿子_仙侠版水浒
华庭小说网 > 仙侠版水浒 > 第三百四十八章 好儿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四十八章 好儿子

  …

  随着赵瑚儿等四位帝姬答应斡旋,随着高俅一家被赵宋王朝交给江鸿飞君臣炮制,随着赵桓君臣将山东、河北、河东的地图献给江鸿飞彻底定了此三地的归属,大元帝国虽然仍旧没有同意跟赵宋王朝议和,但已经没有了之前咄咄逼人之势。

  在赵桓君臣看来,江鸿飞应该已经原谅了赵桓之前撕毁和约的举动。

  赵桓长长地松了一口气,他的注意力,也开始从大元南下伐宋,变成了另一件事——也就是,解决来自他父亲赵佶的威胁。

  其实,早在赵桓君臣、赵宋军民积极备战,准备迎接“大元帝国南下伐宋”之际,陈东就上书说:

  “臣窃知上皇已幸亳社,东南蔡京、童贯、高俅等统帅数十万大军。臣深虑此数贼遂引上皇迤逦南渡,万一变生,实可寒心。盖东南之地,沃壤数千里,其监司、州县官,率皆数贼门生,一时奸雄豪强及市井恶少,无不附之。近除发运使宋焕,是京子攸妻党。贯昨讨方寇,市恩亦众,兼闻私养死士,自为之备。臣窃恐数贼南渡之后,假上皇之威,振臂一呼,群恶响应,离间陛下父子,事必有至难言者。望速追数贼,悉正典刑,别选忠信可委之人,扈从上皇如亳,庶全陛下父子之恩,以安宗庙。”

  陈东的担忧不能说没有道理,他的这份奏章也说出了一部分赵桓一朝大臣的心中所忧,更说到了赵桓隐隐不安的心坎上。

  不过,当时赵桓才刚刚登基,“大元帝国又要南下伐宋”,赵桓还顾不上处理这个“内忧”。

  如今,“大元帝国南下伐宋”这个外患似乎解决了,赵桓君臣尤其是赵桓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了赵佶这个“内忧”上。

  自从赵佶南下避难,至今已有三个多月了。

  赵佶到达镇江后,做了三件出格的事:一是将东南的消息全部按下,不许送往东京汴梁城交给赵桓;二是不许童贯手上那数十万大军北上勤王救驾;三是将东南的钱粮全部截下,扣留在镇江。

  赵佶这么做,其中有一部分是出自赵佶的本意,还有一部分是出自童贯等赵佶身边的大臣之意。

  赵佶断定,江鸿飞要是南下伐宋,以宋军如今的实力,肯定抵挡不住,所以他有心为长久抗元做准备,并让童贯等臣早做准备。

  而童贯等人,则不希望才四十多岁身体还健康的赵佶,就这么退居二线,尤其是在他们听说赵桓君臣有清算他们这些奸臣的意思了之后。

  再者,从实际情况来说,方腊义军、大元帝国在东南的势力以及王庆的大楚国都还没有被剿灭,他们自然需要军队钱粮继续战斗。

  然而,赵佶君臣的这番举动,在赵桓君臣看来,就是赵佶想要在镇江复辟。

  这引起了赵桓君臣的极大关注和担忧。

  许多赵桓一朝的大臣都认为,童贯等奸臣在继续蒙蔽赵佶,必须将他们除掉,将赵佶弄回东京汴梁城,不然赵宋王朝将面临分裂的危险。

  对这种说法,赵桓深信不疑。

  而且,生长在皇家的赵桓,别看他对内对外都不行,但论起玩政治来,他还是很有手段的。

  关键,随着当皇帝的时间长了,赵桓终于知道,当皇帝的快乐,是别人所想象不到的。

  也就是说,赵桓已经不是当初那個哭着喊着不想即位的皇太子了,而是不想任何人抢夺他的皇位甚至不想任何人掣肘他的当权皇帝。

  赵桓很快就决定,派遣开封府尹聂山接替宋焕担任江、淮、荆、浙等路制置发运使,令聂山去镇江看住赵佶以及赵佶身边的那群奸臣,如果有机会,就将赵佶以及赵佶身边的那群奸臣捉回来。

  聂山的胆子很大,他请赵桓给他下达一份诛杀奸臣的诏书,并希望带着开封府的使臣数十人随行。

  此事正好被吴敏给碰到了。

  吴敏劝谏说:“此数人之罪固不容恕,然聂山之行,恐朝廷不当如此措置。昔肃宗欲发李林甫墓,李泌谏谓:其如明皇何?肃宗抱泌颈泣曰:思不及此。使山之所图果成,惊动道君,此忧在陛下;所图不成,为数人所觉,挟道君于东南复辟,陛下何以处之?”

  赵桓听言,猛然醒悟,急忙问道:“那该如何应对?”

  吴敏回答说:“罢山之行,显责童贯之属。陛下降诏蔡攸,委令劝道君去此数人者,早回銮舆,可以不劳而事定矣。”

  赵桓接受了吴敏的建议,没让聂山南下,而是派人去策反蔡攸,让蔡攸劝赵佶回东京汴梁城。

  其实——

  对于赵桓君臣对他的猜疑,赵佶已经知道了。

  对此,赵佶感到很委屈。

  赵佶自觉在传位给赵桓一事上,他已经做得非常彻底了,甚至是毫无保留。

  至于截留东南的钱粮、兵马,那也是事出有因。

  赵佶不想引起赵桓的误会,他特意给赵桓上了一道奏章,解释了他这么干,只是因为不想资敌,想要为赵宋王朝留下一战之力,保全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。

  赵佶希望通过他的解释,能够得到赵桓的谅解,然后父子齐心协力保住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,而不是在赵宋王朝都已经这样了的情况下还在父子倾轧内斗。

  而且,赵佶主动表示,他愿意带着所有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回到东京汴梁城,避免赵宋王朝分裂。

  当然,赵佶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,也是因为,最近这段时间,方腊利用赵宋王朝内部的混乱,组织了一次大反击,将杭州的部分所属州县又给夺了回去。

  见此,赵佶以及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无不意识到,东南这里也不安全。

  很快,赵佶就率领赵宋王朝的不少皇室和宗室踏上返回东京汴梁城的归途。

  其实——

  赵佶也知道,赵桓生性薄情寡义,跟他这个父亲并不亲近。

  这么说吧,如果当时赵佶不是被江鸿飞要南下伐宋给吓住了,以及对他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全盘否定了,他是不会草草传位给赵桓的。

  再结合赵桓登基以后的表现,赵佶越发地后悔将皇位传给赵桓了。

  可事已至此,赵佶也只能将错就错,希望赵桓能像赵宋王朝的臣民所期待的那样,是一个汉武帝、唐太宗那样的千古圣君,扶大厦之将倾,挽狂澜于既倒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uating8.com。华庭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huating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